团学风采

社团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社团工作 >> 正文

“吃盐植物”变形记——孙婧宇团队创新创业之路

发布日期:2022-07-05    作者:     来源:     点击:

本期介绍一站式社区创新创业互助提升小组成员孙婧宇及其团队的创新创业之路。

报道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在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有一个充满创新创业热情的大学生工匠团队。他们依托微生物发酵产品开发和应用,多次在创新创业大赛上取得佳绩。



“在徐晶博士的带领下,我们组成了工匠团队,致力于使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目前已经研发出盐地碱蓬系列产品,并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团队成员郑婕说。

是什么铺就了这群学生的创新创业之路呢?

“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了我们的创新创业之门。”团队成员孙婧宇说,去年9月底,通过走访下营等镇,发现了一种“吃盐植物”——盐地碱蓬,当地人称为黄须菜,营养成分丰富,有降三高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每年每亩可以“吃掉”近400公斤盐,1-5年可达农耕要求。目前盐地碱蓬产品主要以饲料和食用蔬菜为主,经济附加值低,农民种植意愿不强烈。

“怎么能提高农民的种植意愿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凭借在家族食品企业和园林企业锻炼的市场敏锐性,致力于开发功能性盐地碱蓬产品酵素液和叶面肥,提高其经济附加值。

“学院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了我们的潜能,依托学院的省级生物加工平台和市级酶与生

物重点实验室,经过潜心研究,利用微生态技术发酵盐地碱蓬,得到酵素液等高值化产品。”团队成员刘荣瑶说,已申请相关专利3件,软著1件,作品登记证书5件。开发的功能性盐地碱蓬酵素不仅有抗氧化、降三高等功能保健作用,而且提升口感、服用方便,易被大众接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工匠团队已注册企业并与2家代工厂签订代加协议,3家公司签订代销协议。


大学生工匠团队通过深加工盐地碱蓬产品可提高其经济附加值,拓展产品的利润空间,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盐地碱蓬的高值化开发利用可带动盐地碱蓬的广泛种植,对改良盐碱地,修复扩大土地资源起到积极作用,科技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吃盐植物”变形记的过程,也是这只工匠团队的变形记。“感谢学院给予的创新创业支持,才让我们的创新创业之路越走越宽广!”这是团队成员的共同心声。(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蓓 通讯员 徐晶 高志帅 报道)

责任编辑: 张蓓